ENGLISH

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AMT观点
2017年06月07日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乱花渐欲迷人眼”,企业信息化建设何去何从?如何做好信息化战略规划?我们先从管理软件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变化中一窥端倪。


管理软件市场的转型

2014年第一季度,Oracle等国际软件公司增长持续收窄,只有SAP在中国市场上借助几个大项目业绩持续飘红;国内软件公司用友,收入、利润继续大幅度下滑,金蝶软件正持续压缩传统业务成本走在“云管理”的路上。ORACLEIBMSAP正坚定的向云计算、大数据方面转型,国内的厂商正艰难的摇摆中。

企业对信息化套装产品购买的需求不断萎缩已经成为事实,而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需求持续升温,成为新的增长热点。

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当前比拼的是转型战,传统市场坚守的同时,谁顺利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应用的转型,谁就能在未来胜出,这已经没有悬念。


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的转变

分析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模式,需要上升到产业环境演变的高度来进行审视。

产业产品周期变短,价值链变长:传统的产业周期一般都是按照10-15年来看的,今天我们看到产业周期在缩短,相当多的传统产业周期变成了5-8年,一个产品之前的生命周期可能是3年,现在成了半年或者几个月,比如过去一款耐用家电产品,可能持续热卖2-3年,现在很难看到一款产品可以持续热卖2-3年了;快速消费品行业更是如此,产品不变,至少外包装要改。产业周期的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从投资的角度看,我们越来越看到企业在持续投资上的谨慎心态,希望采取更多的合作、联盟、通过产业链经营,形成企业联盟体来应对越来越短的产业和产品周期。企业经营重点转向经营一张网——一张产业生态的联盟网。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管理的模式也从由上至下的指挥型管理方式,向横向协调式的方式转变。对应的信息化应用重点,由之前的关注企业内部的运营,向兼顾企业产业链各个伙伴之前的运营流程整合、信息整合转变

消费者精明,洞察能力提升:当消费者购买场所由固定的物理场所渠道延展到整个虚拟世界时,消费者的选择种类,选择要素产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捕获消费者的眼球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所有企业需要面临的挑战。消费者群体划分越来越多,对应的竞争对手、产品品类越来越复杂,对应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和决策要素更加综合。优秀的洞察能力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必备能力,建立针对消费者的洞察能力,同时与消费者进行连接,开创区别于传统营销手段的营销模式是发展的主流。同时,面临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要求企业管理和运营要能及时分析,准确决策,并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智能化程度。                   

IT定位与理念的改变:企业家越来越倾向于更加灵活的信息化投入策略,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的快速变化,对信息化一次性的大额投资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企业内部快速变化的组织环境,企业更希望按需使用的信息化模式,投资型的信息化建设策略逐渐被消费型的信息化应用策略所替代。在大量业界厂商的推动下,“云”当前已经由概念阶段发展到快速被用户所接受和普及的阶段。传统的IT更多是以支撑部门的角色在企业内部被认知,更多被认识为支撑基础管理和业务运营,保障业务能够高效运作的角色,大量企业的IT部门已经开始转型为业务创新的部门,通过创新的IT手段在数字化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客户服务、开放式创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部分企业IT部门由费用中心向收入中心和利润中心转型。


在这样多变的环境中,如何制定致胜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在当前环境下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需要更多考虑输入要素的变化,规划的重点要关注新技术环境带来的影响。(见图1


1 AMT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论

根据AMT的咨询实践,我们认为做好信息化战略规划重点要关注以下要点:

1、信息化体系要落实并匹配业务战略:信息化落实业务战略往往容易成为一句口号。信息化作为一种投资,必然追求回报,因此信息化战略规划必须上升到如何落实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需要对企业战略解码与深度解读是工作的前提。分析战略落实的主要举措、关注点,形成战略主题集,并对每个主题分析其关键成功要素、衡量标准、依赖条件,基本实现路径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突出信息化的应用重点,并详细分析实现的路径,依赖条件,管理及业务变革要求,最终整合到整体信息化架构中进行通盘考虑(见图2)。


2 信息化战略对业务战略的支撑

2、信息化建设模式由需求驱动向规划驱动转变:业界仍然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驱动模式由分散的、独立的业务部门需求进行驱动的建设模式,典型的后果是各个领域各自为战,局部可能最优,但极难保证整体最优,后期在系统集成、数据整合等方面带来大量问题,系统架构混乱,维护成本高,集成难度大,系统越做越“沉”,成为企业业务变革、经营管理模式调整不可突破的障碍,成为管理变革和创新的包袱。

“规划驱动、架构约束”是解决当前信息化工作普遍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信息化的具体工作不应由独立需求驱动,而应是在整体规划的情况下,由规划驱动,确保整体最优,整体一盘棋,得到良好的整合和统筹。具体到单独每一个项目或者系统推进时,在技术和实现方案层面通过完整的架构进行规范和约束,按照统一的架构进行子系统实现方案的准备和落实,确保整体架构的一致性、稳定性、灵活性。

需求驱动建设模式                          规划驱动建设模式

3信息化建设模式由需求驱动向规划驱动转变

 

3、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是不断试错和尝试的过程,企业信息化部门不仅仅是建设者,同时也是新技术应用的研究者,导入者,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建议先导入前期的研究规划的工作,选定应用重点和模式,不断进行试点推进。

云计算:PAASIAAS等领域容易理解,对于SAAS用户普遍关心的是如何和现有系统集成、部分个性化需求能否满足,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SAAS平台当前处于一个从探索和理念宣传到大范围推广的阶段。市场上有的厂商还是“假SAAS”,类似为每个客户都独立部署一个实例,并可做部分客户化开发,只不过标准产品代码是一套代码而已。而主流SAAS服务商推广的是真SAAS,多个客户单个实例,即标准化的产品。对于真正的SAAS,如果继续提出客户化和个性化开发问题,本质上和SAAS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不继续展开论述。基于webserveices技术,SAAS通过API是允许和本地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等要求的,同时业界已经开始涌现出第三方的集成工具和厂商实现混合云的集成整合技术服务及产品。在安全方面本质上是个伪命题,不应用SAAS的模式企业信息安全就没有问题吗?况且大型的云服务商在安全策略和管理体系方面必然会胜过企业自身建立的企业级信息安全体系。

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热的不能再热的话题了,机场书店卖书的售货员都可以一口气说出超过10本大数据的相关书籍,当前企业已经不再需要理念,需要的是行动。针对企业内部结构化数据的应用,传统的数据仓库和BI系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把企业级的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实现大数据分析。针对外部社交网络,企业内部的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存储、挖掘、发现越来越被企业关注,大数据主要的应用方向将聚焦到数字化营销领域、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领域,著名的数字营销公司安客诚、传统ERP厂商SAPoracle都推出了相关的应用,在信息化规划时是研究的重点。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一样火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了,企业移动互联网除了现有的业务与管理系统向移动端延伸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利用移动互联网,通过GIS、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等管理和业务创新,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商业模式的颠覆和变革,这扇门已经打开,门里能够走出什么,正在走出什么,都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没有答案只有不断的尝试。

技术架构:对于信息化有一定基础的企业现在普遍关注系统整合集成架构,涉及到SOA、主数据管理平台等基础集成技术的分析梳理,除此外,还包括统一移动技术平台、安全体系。在应用架构方面更多趋势是应用松耦合、数据紧耦合的模式,即企业确立核心系统,核心系统管理主要的核心业务规则以及主要数据规范,利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企业完整数据,主数据平台保障数据质量等方式,在核心应用系统之外将其他的业务应用外围化做松耦合等趋势。

IT治理:从企业IT部门发展趋势,核心要求IT部门能够更加敏捷的满足业务和管理要求,需要更加贴近业务部门,成为业务和管理部门的助手。IT部门从规划控制、派驻IT的客户经理到业务部门、流程管理职能和IT职能进行融合、管理变革与信息化的融合、IT局部外包等、部门内部的职位设置和人员发展、不同的IT治理模式在不同企业组织和运作形态都不一。

总之,一个好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一定是站在企业或者产业的高度出发,从更高层面思考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规划成果的使用需要落实到多个层面,从具体项目的安排到和业务的互动与业务战略的匹配;从对需求的管控到投资模式;从人员治理到具体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的设计。

规划的过程是用好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过程,也是和业务高层与IT高层形成共识的过程,更是企业CEOIT方面决策的主要依据。

上一篇:精彩撷英:产业互联网创新领袖计划 ∣ 建设产业互联网的支撑平台
下一篇:三诺生物:中国血糖仪专家的流程化提升
联系我们
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