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有企业改革摸索中前行

AMT观点
2017-07-18 15:05:51

躁动与冷静

 

十八大之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经济领域的重头大戏,“管资本”“市场化”成为本轮改革的“热词”。围绕“管资本”,进行了大范围的资产重组,形成多层次的国有企

业资本管理平台公司,这个领域的进展由于不涉及敏感的议题,而得以快速推进。

 

在“市场化”这一领域,由于缺乏顶层明确的政策,股权多元化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敏感议题,各个试点层面基本属于无作为状态,近期各级国有企业的“限薪”政策,则对国有企业激发活力,搞活机制无疑是由一个端点,走向了另一个端点。

 

习近平7月份在吉林考察期间,于不同场合多次谈及国企改革。在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用“两个坚持”强调国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即“坚持国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企搞好、把国企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他还提出了国企改革的三条“硬标准”,即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同一日,在与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时,习近平再次指出,要深化国企改革,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这些讲话突出体现了:

 

1. 中央依然把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而不是与多种所有制模式共同构成中国的经济。

 

2. 体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期望。

 

3.   对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心和顾虑。


这一年从轰轰烈烈的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到现在的逐渐冷静,从局部试点到进展寥寥,深刻地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前路漫漫


习近平讲话中提到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其实是指国有股权价值的增加,因此,未来股权市场化价格评价机制,即国有股权在证券化、市场化机制下,通过股权的多元化,用市场来监管企业,而不是用行政力量来监管企业,成

为国有资本管理平台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今后相当长时间,国有企业证券化、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成为发展的必然。最近以上海、安徽、北京的央企掀起的整合潮、整体上市潮就是这个改革方向的主要方向。能否支撑国有资本增值保值除了企业自身经营质量之

外,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是改革的基础,因此最近中央政府的救市也就成了必然。

 

国有企业要有市场竞争力,核心是激发国有企业的组织活力,但当前不断整合后出现了新一批的“大象”,这些大象组织臃肿,行动迟缓,组织活力如何激发,是摆在国有企业资本层面改革后的第一个大难题。

 

同时,从反腐的角度,不断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近期以“限薪”,限制巨大收入差距出现等一系列政策,势必与激发组织活力所倡导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匹配相违背,如何激发组织活力,成为国有企业在机制体制改革中必须突破的藩篱。这涉及员工是否应该像绝大部分市场化的企业一样,要用员工持股来解决员工长期利益分享和员工队伍稳定的问题,要用短期具有刺激性的激励政策来激励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这些在国有企业要么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敏感议题,要么就涉及薪酬总额限制、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敏感议题。无疑国有企业特殊的性质和具体的限制与市场所通行的做法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微观层面必须突破的,否则,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从何而来?

 

现在各个层面都在等待中央的顶层设计,但由上至下可能面临的风险是什么?是不是变成形式改革,失去了改革的原有出发点?改革如果由下至上,形成一系列的微改革,用微改革来促进整体转型可能是更好的改革方式。国企改革,让我们且行且摸索

上一篇:精彩撷英:产业互联网创新领袖计划 ∣ 建设产业互联网的支撑平台
下一篇:三诺生物:中国血糖仪专家的流程化提升
联系我们
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