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席酉民:UACC环境下产业生态营造与和谐心智孕育

AMT观点
2020-10-30 10:18:57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席酉民先生在“2020中国产业互联网领袖峰会杨浦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建设成果发布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应用论坛上,进行了UACC环境下产业生态营造与和谐心智孕育》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演讲整理,未经本人校对: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给大家讲一点点高维思维,更多的谈心智,谈怎么面对这个世界。但是就我个人的实践来讲,我认为行动不是低维的,一个好的行动也是高维的,只是说人们不希望太复杂的行动。经常有人讲现实是复杂的,但是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实践搞的简单,这是很难得的,想把实践搞的简单,但是好的实践一定不是简单的。大家认真去观察,去思考。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做一点点分享,第一个讲UACC环境,第二个讲生态营造,第三讲心智模式。

今天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的大会,但是我想讲产业生态,而不是讲产业互联网,我觉得产业互联网是支持产业生态的一种技术,一种手段,更多的想从生态的角度去思考。大约四五年前,我们在重庆开了一个管理学的大会,在会上我们谈到产业互联网,认为未来的10年、20年应该是产业互联网的10年、20

我今天重点是谈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在生态时代管理一个产业,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 01 UACC时代的挑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世界里最大的一个独特性是全球互联网。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物联网,导致一些新的情况,让这个世界变得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是模糊性,即这件事情已经在全球发生,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把真相都说清楚。管理学界有一个大师James March,他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几年前,他专门在斯坦福举办了一场技术、管理各种人才的小型研讨会,专门研究人类怎么处理模糊性,实际上直到现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定论。但是中国人对于模糊性的处理有一定的长处,外国教授经常对中国的情况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事能说不能做,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有些事能说不能写,但是中国人吃一顿饭很多事情就搞定了,这就是中国人处理模糊性的独特性。所以March专门请了我们几位中国专家和他讨论模糊性是什么。模糊性实际上是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它,你会看出不一样的图景来,然后有没有办法把这几幅图景拼成一个整体的形象,这实际上是很难的。

另一个是复杂性,复杂性是因果关系太复杂,甚至都不知道因果关系是什么,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了,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或者你知道一件事情要发生,但不知道后果是什么;还有一个是多变性,用传统的思维习惯无法适应这样的世界,就必须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里生存。

UACC是我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因为我提的比较早,所以我就坚持,没有用VUCA。我还是继续用我个人的这个UACC,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Uncertainty),模糊性(Ambiguity),复杂性(Complexity)和多变性(Changeability)的环境里。在这种情况下,用传统的思维习惯就已经无法适应这样的世界,必须改变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你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这是我讲的逻辑和起点。

最大的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范式革命,人类生存方式不一样了,人类思维方式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链接革命、数字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下一代人工智能,深度计算,特别是马斯克最近折腾的人脑电脑连接,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最后还要不要大学?如果只是简单的记忆知识,学知识那一把就可以送进去了。甚至就在手机上,胳膊上弄个芯片,直接电脑连接是不是就行了?5G很快,为什么我还要在手机里折腾呢?直接云端去算,搞一个链接就行,不就把芯片问题回避了,这些都是思维改变。

最有意义的是现在的产业互联网,包括共享和共生两个方面。共享很容易,大家各种各样都可以共享。但是共生谈的比较少,共生是在共享的环境下怎么样能够产生新的价值。

中国人讲生克,当然我们共享是想享受价值,但是人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不见得都是产生好结果,也可能产生坏结果。那我们在云端也好,我们在网络里边也好,我们在一个产业链里边也好,难道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共享的价值吗?难道所有人都能够合作吗?有的人可能起破坏作用,那你怎么让他回避相克的东西,变成共生的东西,实际上是很大的挑战


02 生态的营造

大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害怕人类无知,让人类学习。现在是很难无知,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是不知道真相在哪。只要想到一个东西在网上查一下,总是能够给你相关的信息,但是不知道真假。所以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以前幸福,不是知道东西少,是知道太多了,然后又相信又不敢相信,最后变得很纠结。

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今天说这个不能吃,明天说那个不能用,后天说那个有危险,你信不信?在全球信息充分释放的情况下,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害怕无知,是很难无知,是如何面对UACC,然后做出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那怎么做到这一点?

我过去做过非常复杂的事情,包括三峡工程的决策,我可能是全中国研究三峡方案最多的一个人,四十几个方案用非常复杂的图论、多指标决策模型给出了两个推荐方案,实际上现在两个方案基本上就是我原来推荐的两个方案。但是现在我更多关心的是在这个pattern、技术演进的曲线,大家知道曲线上浪潮来的时候,因为大浪淘沙很多都会出现,但是最后沉淀下来的是有限的。

关于这个曲线,我想重点讲一个数字化、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组合拳。不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技术都能推进产业进步,关键是有没有本事把技术融入到体系里。人类其实很笨,人类的知识一旦到了一定程度就变得糊涂。大学里大家按照专业学习,但是你开一个小饭馆所需要的知识,绝对不是哪一个专业能学来的知识,所以很多国家开始尝试放弃专业教育。

我们西交利物浦大学跟AMT企源科技合作,在太仓要建立一个产金融合学院,按行业整合,形成未来的人才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依然需要,但更缺的是整合能力的人才。在过去要培养这种整合能力很难,因为人类知识积累太少、获取知识速度太慢,现在知识可以很快积累,可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迅速进行整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组合拳会产生产业的创新升级。这里有很多种模式,比如,我曾经是 AMT的独立董事,大家知道咨询公司是一堆团队、一个个工程项目的公司,公司永远做不大,做得很累,就跟现在的很多工程承包公司和装修公司一样。那么能不能利用互联网进行一个产业转型,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产业,最后加出来的客户价值。过去没那么多资源,工程师太少;而现在,全世界的只要愿意加入的都可能变成我的工程师和咨询专家,再有资源网络、机会网络等等,就形成伙伴云、产业云、客户云,最后实现价值创造

这就是生态,过去你永远是一个大树或者是一个团队,现在变成一大片森林里边要什么有什么。谁在里边能够互相共享,能够互相碰撞,谁就能制造出新的价值。但为什么市场上流动的人愿意加盟你的品牌?网络机会支持足够强大吗?公司本来在市场上有独立的咨询,但是加盟了是否可以升值?是否可以得到支持和技术平台的帮助?究竟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我凭什么要加你。

就像产业互联网一样,谁都想当龙头,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叫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即使你再有好处我也不愿意去,因为我没法说话算数,尤其到了互联网里,那么要怎么解决这种心智的障碍问题?这是一个模式的改变,但这个模式真正实现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有一系列东西必须做到位。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的数字货币已经开始了,这会颠覆价值创造的关系,价值创造关系会变成一种共同价值的创造,而共同价值的实现最主要是拓展价值网络的边界。那么数字货币可以提供一种新型的客户关系和治理关系,包括平台支持关系,这里边可能冒出很多新型的商业模式。

还有很多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这些理论上很多人都在研究,但是这个模型我实际上不喜欢,因为我觉得它只讲了网络供需对接,维度太低了,应该再上一级,共享部分实际上是共享+创造,没有把创造放上去,光共享只是节约了成本,而收益是有限的。之所以搭建互联网,搭建生态一定要重新创造。如果没有重新创造,只有共享,我觉得是不够的。

还有一种就是产业互联网,实体企业主要强调内部的价值网络,然后供应链网络,我们现在讲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把金融注入到供应链网络里,供应链网络再加上供应链金融会解决很多问题。现在金融领域哪有这么简单,前后调查折腾,连个人借点钱都折腾的不得了,没有人能互相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金融如果介入,实际上可以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再朝前走就是现在的产业互联网。


03 产业生态

关于产业互联网,《2020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已经讲了很多,我主要讲思维,更多的是讲智慧的生态。智慧生态是在各种网络的基础上怎么形成生态,生态网络只不过是一个技术而已,但是可以改变行为、改变心智。

产业生态,是在网络计算智能的基础上怎么样形成产业生态?产业生态能不能成为现实?我们最近在做一个产业生态,实际上我们和AMT合作的产金融合学院,就是用“产业互联网+金融”形成一种整合的教育体系,培养整合型人才,再走一步就是形成生态。举个例子,我们在西浦正在组建一个药学院,这次疫情以后,大家都知道药学医学的需求以及药的重要性。江苏苏州有几千家药企,在中国慢慢会形成苏州药谷,最近陆陆续续有一系列的公司上市,都是药物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移植过来的,没有生态。

什么叫没有生态?比如在海外搞了一个技术拿到苏州来,苏州工业园区条件好,政府支持力度大,所以大家一个个来,现在上市的公司每年都一二十家,体系虽然形成但是长久持续性还存在问题。当你去认真研究这些公司,那个技术不管是买来的、临时借来的、还是移植来的,关键都没根。根,一定是人才,必须有高端人才。

(园区生物医药)公司缺人才,一调查就说缺商管人才,但其实生产一线也是真正缺的人才。技术很重要,要在一个领域长期走下去,没有最前端的基础研究,缺乏人才、缺乏技术研究、缺乏共享平台、缺乏测试平台、缺乏认证平台。有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瞄准和药相关的技术,而不是前端更深层次的研究。比如靶向药,都是用人家国外的或者是目前已有市场上的靶子,但是靶向药真正是要做出新靶子,而没有技术研究做不出来。我们怎么样形成这样一个生态?让中国苏州药谷真正成为一个药谷。一定是要从生态去做起,只有做好一个好的生态,才能做起来。

我们最近跟政府讲,我们来帮你做这件事情。因为企业跟企业很难做,政府单独做也很难做。我们学校是一个第三方,我们不赚钱,也不想赚钱,我们主要是想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所以政府支持、我们拉来企业,把链条全部打起来,所以我们就搞了西浦药学院

我曾经给政府讲,我(学校)的名字都可以不要,也为了显示我的开放性,我们不要西浦了,就叫慧湖。我给苏州政府制造了一个品牌叫慧湖。当时我去苏州,政府说我们要做东方硅谷,我说我们永远无法成为硅谷,因为硅谷所需要的要素、生态和文化是不具有的。尽管各种要素都存在,有银行家、企业、大学,就是形成不了硅谷,老想着在硅谷的咖啡馆里喝杯咖啡就能生成一个小企业。政府投资搞廉价咖啡屋,没有文化不行,后来我说这要用东方的智慧,而苏州的水很多,湖很多,中国人的水是智慧的象征,就叫慧湖,所以西有硅谷,东有慧湖。所以现在到苏州可以看到慧湖大厦、慧湖公园等,硅谷有个斯坦福,慧湖有个西交利物浦。

我自己制造了一个广告词,要读书到独墅湖,念书要念西交利物浦。为了显示我的开放性平台性,我可以不要西浦的名字进去,就叫慧湖药学院,因为我们想制造一个城市/区域的药学院,而不是一个大学的药学院,西浦慧湖医药学院,会形成平台、超市、人才数据中心,然后形成企业的卫星研发中心、共享平台、研究中心等,最后变成一个生态;然后再把国际的一些认证标准,建立知识产权平台跟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各种各样联合应用公司,形成产业联盟、创新联盟、服务联盟、科研联盟,最后形成价值创造,建立医院。因为医院要临床,一旦我们生态模式建立起来后,资源就都过来了。

这个概念说明一旦有生态的概念性,像与英国利物浦的合作,还有其他国际的合作项目,这是我们一期二期,最后要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盟,就形成生活生态的概念。到时很多资源就会来也会冒出很多新的东西,原来没想到的东西,现在都会想到。甚至我最近叫他们在整合一个职业学院,数字时代的职业教育。我对数字时代的职业教育一定是背后有个大行业,这个大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如果大家关注的话,我们要在扬州做一个电影学院,我们和中国的光线传媒一起做一个东西。

这种生态我们会在很多地方去做,比如我们在大湾区会有一个西交利物浦3.0时代由大学来引导建设未来创新型的社会平台。过去的大学时孤零零的,现在大学与企业合作,把企业的资源引进校园,我们在太仓做的就这种模式,未来一定是大学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形成一种发酵剂,利用大学的发酵剂和粘合剂形成对创新和创业有需要的人,形成一个生态。


04 生态管理和生态红利 

理论化来讲,组织/企业最主要的一个是流程,一个是关系。关系,有关系可以是确定的关系,像婚姻是确定的关系,朋友就是不确定的关系,可以不断的增加;创新有规范的流程、创新的流程,我们传统的组织都在底下确定了关系规范的流程,传统的思维系统。

我们现在很多平台式的组织在两端,要么是流程式创新型的,要么关系式创新型的。现在的网络组织和生态流程和关系都是创新和动荡的,会形成网络组织的新模式;网络组织大量涌现,企业走的要比学者研究的快,尽管网络组织研究我已经研究一二十年了,但是我觉得还没有企业的快。

我们可以把管理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传统的管理,下一步是矩阵管理、交叉管理,现在走到平台管理、平台支持,实际上相对自治,平台上的企业相对自治。利用平台的关系,后来就走到了生态管理

到了生态管理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生态中的一员。生态管理、领导、战略、规划等概念都要发生改变。因为不可能说你构造一个产业生态或者一个产业互联网,你用命令的方式去跟别人讲,别人不会理你。那是什么东西在背后产生一种协调的动力、秩序的来源、持续的驱动力?这是很值得去研究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做,但是做了以后怎么样形成有机的秩序?这个是件很难做的事情。马云曾说过:过去我们为什么搞市场经济,因为我们无法知道需求端和供应端的具体数字,所以交给市场,市场经济来了。现在是由于大数据知道需求和供给,所以可以重新设计。现在设计科学、设计工程做的很多,我个人认为它只是在局部微观尺度上加强了控制,在宏观尺度上更加剧了演化,就没法控制,这是我对这个管理的理解。

在产业生态、产业互联网的情况下,我们要重新思考什么是战略?什么是组织?在实践上怎么思考?管理上怎么思考?理论上怎么思考都需要去做。像我刚才讲的医药生态,我提出了生态红利的概念,产业互联网一定要追求生态红利,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共享红利:大家进到一个生态里面都可以获得共享红利;

2务实红利:由于多个要素弄到一起,过去没法干的事,现在都可以干。过去可能没有做的事情,由于一个新的碰撞和合作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价值。

3系统红利:利用共享平台、网络平台,实现放大器效应,通过生态系统把它释放出来,把它放到市场上去。

 

谁在未来时期里有本事取得这三个红利,谁就有本事引领未来世界。


05 和谐管理理论:UACC时代和生态管理的利器

曾经有一个记者采访我,问我什么是一流大学。我从来不去想我是一流大学、怎么去设计一流大学,我都是围绕初心,看到实际的社会价值,兢兢业业一步步在努力地做,做到一定程度它自然而然就是一流大学。但是一流大学的领导一定要有前瞻性。坦率的讲,我们看很多大学指标也是一流的,但它没有生态的概念。其实,和谐管理恰恰是可以解决生态红利的一个工具

和谐管理我大约是在1987年正式发表的首批的文章和书,简单来说在这种复杂模糊的环境下你怎么走,实际上是战略越来越模糊了,演化就很难说战略。但是人类总是希望我要到哪去,所以有一个东西我们企业很熟悉就是愿景和使命,跟环境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关心一个人活一辈子想做什么样的人,这个是跟环境不相关的,所以这个东西是最主要的。

但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不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就提出了和谐主题。和谐主题是每天或者每段时间里最核心的任务,每个企业都可以提出来的,一旦有了就不会迷茫,这是成为现代社会的替代战略的很重要的措施,是短期时段内的核心的集中点。

然后是两套工具,一套工具是科学设计。人类已经引进了那么多科学工具,那么多系统,拿来用就完了。企业里工程管理的工程师完全可以买,管理软件可以买,拿来用制度,就是人类已经知道的,就用人类已经积累的工具和技术增加有效性

我经常开玩笑讲,把一个野战部队的突击队弄到森林里边去,过去没有GPS导航和信息系统,怎么办?就像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航空兵扔下去,怎么行动?事先能安排规划吗?不能规划,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士兵的精神,能动性、平时训练能力和现场的见机行事。这类能力在现代社会就越来越重要,所以真正的和谐管理就是围绕你的定位,把每一个阶段的重心搞清楚,能够用系统设计的,尽量用系统设计,设计不了的,一定是要形成一种环境,让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达到最好,最后达到耦合。

围绕愿景围绕主题把规则制度的设计和人的能动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但是耦合很难做,要通过领导力,坦率的讲,越到复杂不确定的时候领导力的作用越大,越是稳定的领导就没用了。这就是和谐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如果每天你有这样一套思维方式,你基本上在一个UACC的世界里你会比别人活得更好一点。时间关系我就不细讲,我们专门有一个和谐管理研究中心,有各种各样的实用的、理论的、解读的文章,刘鹏是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实际上,这就是增加了一个治理,过去的治理基本上是产业互联网的治理,大家想想我们搞企业的时候,企业治理是靠股权关系、靠权力。最后企业跟市场是靠市场,而市场治理靠的是供给的平衡。但是人类社会走到今天的产业互联网,产业集团、企业集团依靠的一个是权力,另一个是市场力来进行治理,关键是达到平衡。哪些是用权力平衡,哪些是用市场的平衡。但是产业互联网或者产业生态里面需要增加一个力,因为产业互联网既不是权利,又不是市场力,它是一种新价值创造的粘合力

这种粘合力怎么展现出来?怎么释放出来?是值得思考。所以需要网络治理,最后我们提出一个概念,这个时代需要新的产业家,产业家不是企业家,产业家是有能力围绕一个产业去整合资源形成生态,最后让这种生态孕育滋生和引导这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人。这种人更难,比一个企业家更难,它具有包容,具有各种眼界等等。我这简单提了一下,用和谐管理的一套演化思路:

·第一条,具有全球格局和社会范式重塑的时代,对未来产业有极强的敏锐性和前瞻性;

·第二条,能够从产业角度看待价值创造,重塑商业模式和创新资源整合方式;

·第三条,能够利用现代数字网络和智能技术创新和运用多种组织方式营造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生态的创新升级,迭代和进化。

具体来讲,就是有能力从一个具体的需求或者一个具体的事业入手,根据价值网络迅速牵引网络资源,吸引合作伙伴,缔结产业互联网,并构建产业生态,以营造新产业和促进新产业的产业升级

西点军校的说法是,UACC时代,传统的心智已经不管用了。因为就像生病一样,我们在那种环境下生的病,而现在到了一种新的环境,还用以前的方式去处理一定不成功。所以叫做心智转移,转变西方人的模式,缺什么补什么,他们的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比较差,所以他们提出了一种复杂心智,增加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动态注意力(DA)。每天东西变化太快,你每天关注什么?大家注意不同人的关注点会导致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产业;第二,全人能力(WPC)。过去是科学,现在光有科学不行,人脑也是讲全脑模式,我们过去教育都是培养左脑的,实际上人类最健长的是右脑,直觉、形象、情感,现代社会更缺这块,创造性;第三,战略清晰(SC),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的和谐主题是什么;第四,真诚合作(AC)

我认为还不够,所以我提出了真正的心智上面几点应该是:范式革命、共生法则、演化管理、融合智慧。只有西方的智慧不能应对这个世界,只有东方的智慧也无法在这个世界里有效生存。因为西方智慧的规律性、整体性、复制性是中国人需要学习的;东方人是整体思维,但是缺乏跟西方文明对话的渠道。所以谁有本事把这俩个结合起来谁就有未来。和谐管理提供了一个途径,科学的企业业务遵循西方的规律,动态演化和干预是东方的智慧,最伟大的是如何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情况能制造出一个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和谐,谁能够有这种东西,谁就利于不败之地,在未来一定是这样。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双11大促

课程预售火热来袭


购买99元线上课程

价值8800元

“产业互联网创新领袖计划”

《模块一:洞察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一日试听券!


赶快扫描海报二维码

get超值钜惠吧!👇


上一篇:IIL902班开始招生啦!产业互联网领军人才从这里起航!
下一篇: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联系我们
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