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开行助力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互联网观察第127期

AMT观点
2022-01-06 17:08:25

国开行助力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实施《开发性金融支持中欧班列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助力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将把以下五个领域作为支持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一是支持境内外通道建设,切实服务班列西、中、东通道瓶颈路段升级及扩能改造;二是支持境内重点口岸站建设,探索班列+口岸模式推动保税仓储、多式联运等融合发展;三是支持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以及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枢纽项目;四是支持境内外枢纽节点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通过班列+园区”“班列+经贸等模式,支持物流、商贸、制造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五是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设备采购升级,支持绿色低碳等新技术与新手段研发,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加大境内外中欧班列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投融资项目开发力度,向货运铁路网络、保税仓储、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集散中心、口岸建设、跨境电商、进出口加工等领域提供重点支持,同时加强与多边开发机构和有关国家金融机构交流协作,为班列相关建设运营打造跨境多元化融资体系,助力扩大多方合作共赢,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221日正式施行,同时废止《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

根据《办法》,纳入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范围的担保类型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融资租赁;保理;所有权保留;其他可以登记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但机动车抵押、船舶抵押、航空器抵押、债券质押、基金份额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除外。

《办法》还明确了登记机构及职责,细化了登记内容,优化了登记和查询操作流程。统一登记系统提供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和查询的一站式服务,提高登记和查询效率。登记机构不对登记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由担保权人保障和负责担保财产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提升担保公示效率。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河南轴承产业联盟在洛阳成立

1223日,河南轴承产业联盟在洛阳成立。

河南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群之一,在轴承产业领域拥有一厂一所一院一校(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中机十院、河南科技大学)的完整产学研用体系,全省轴承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为聚合轴承产业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加强行业合作,做强做大河南轴承产业,打造以洛阳为中心、联动全省、辐射全国的轴承产业集群。在河南省工信厅的指导下,由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洛阳、南阳、济源、新乡、三门峡省内560家轴承产业链上下游成员单位共同组建轴承产业联盟。将对提升河南轴承产业整体实力,完善轴承产业链条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轴承产业联盟成立后,将围绕共同发展愿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加快产业协同,实现市场规模新突破,将产业联盟打造成我国技术积淀最深厚、技术实力最强的轴承产业集群,引领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

 

数字化转型应避免的4

自下而上推动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企业把数字化转型项目放到下级的下级,基本上不会成功,因为这牵涉到非常多的流程再造。对于企业高层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视野,但是中层、基层对数字化转型路线是否有清晰的认识,CEO和董事会并不一定清楚。数字化转型,必须从老板开始。

数字化方向错误。一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会出现错误,导致技术和业务脱节,各自按照不同的发展轨迹前行。一是技术和业务不融合,二是技术基础设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回顾整个数字化转型历程,剖析出现问题的环节,调整数字化团队的执行流程,纠正转型方向。另一种方法是采纳咨询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对方案加以调整。

迷信先进技术。虽然技术是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但无法帮助满足客户需求或启用新的数字业务模式的技术价值却很小。我们看到数字化转型表现良好的客户,他们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新的新技术组件上,而更多的是在寻找合适的位置使用它。

无法赋能业务。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IT规划,单纯使用云、AI、区块链等新技术并非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而仅仅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过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对业务发展实现赋能,以技术为起点,带动整个业务的转型升级发展。企业的转型如果仅依靠技术而没有回到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视角打造根本竞争力的商业原点,就会被技术的浪潮淹没。如果技术不能和企业前瞻性商业布局、企业运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相结合,那技术的领先就无法转化为战略的领先。

——摘自产业消息

 

您有任何产业互联网相关问题,都可以致电400-881-2881,或点击联系我们。我们将即时为您解答,或预约专家进行一对一沟通。


上一篇:推动人力效能提升,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下一篇:2022 年“供应链创新·数字化转型” 系列线下实战培训
联系我们
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