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一起审视未来的知识提升之路

AMT观点
2020-02-08 20:57:50

通过前面两天对知识管理价值、方法和工具的学习,相信您对自己企业以后的知识管理管理提升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接下来,让我们在“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关于“知识机动力”的最新研究分享中进一步审视未来的知识提升之路。


【知识要点】


什么是知识机动力?

知识机动力,是指一个组织坚持以真善美为目标,使知识迅敏、大胆、有组织地不断地进行创造、分享,不断地磨炼和升华的能力。


三个条件加速知识创造:

1.共同善:建立共同的美好目标

2.相互主观性:在共鸣中达到客观

3.自律分散型组织:从模式上提高效率


智慧型领导:知识螺旋需要的6种领导能力

1、设置目标并判断良善

2、现状了解并感知现场

3、为团队创造“场”及共享环境

4、抓住本质并能通过模型和故事进行叙述

5、推进实施达成目标

6、培养他人实践智慧。


AMT知识管理专刊-内容节选


知识机动力,是指一个组织坚持以真善美为目标,使知识迅敏、大胆、有组织地不断地进行创造、分享,不断地磨炼和升华的能力。

01

知识创造: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知识最大的特性,是“人“在相关的关系当中作为主体,能进行创造的一种难能可贵的资源。什么叫“人间”,就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存在的意思。知识源于人的主观想法,知识一开始不是客观的,是出自于人主观的认识。所以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创造过程,是源于自己的信念或想法,依据真善美的终极目的,把自己的信念、想法,进行社会性的正当化的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


知识的机动力,要不停朝着真善美的目标,使一些知识,能更加迅速大胆地创造、分享,不断地磨炼和升华,是指这样一种能力。


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隐性知识,通常我们会认为知识是客观、科学、形式化的东西,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知”原本是人的想法,是隐性的存在。


信念和理性、主观和客观、艺术和科学这些都是隐性和显性的存在。比如艺术是隐性的,科学则是显性的,这些存在都要不断寻找它们的平衡。


以下展示的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两张照片就非常形象地显现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作用的情况。看这两张照片,本田宗一郎伏在地面上看车。手伏在地上,用手感受大地的震动,也能感觉到引擎的动态;鼻子在闻,闻汽油的味道,可以来感受燃料燃烧的情况;用眼睛来看,看车的状况;用耳朵来听,来听引擎的声音。也就是说他用全身,动用了五官,来和车产生共鸣,把他的想法和汽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再基于自己的实践、感知的基础上,做一个假设,假设这样做,是不是可以让车跑得更顺畅,把速度提高的更快,这样考虑未来汽车怎样进行改良。


本田宗一郎把自己在现场的感知变成语言,变成汽车的设计,变成新的概念,和现场的工程师交流,把每个人的主观想法进行分享,这个过程会有共鸣,会从一个人的主观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想法。这是从主观到客观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谁居高临下地去看对方,或仰视对方,而是大家平等地相互阐述主观意见,产生共鸣,使它变成客观的想法。




所以我觉得这两张照片,实际上它反映了本田公司的一种文化创新精神,不断地进行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


02

数码时代的复活:模拟的复仇

现在是数码时代,到处都在讲数字社会、数字电器……,但实际上模拟也很重要的,那数字和模拟两者之间如何实现这个平衡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美国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做《模拟的复仇》,书中写在模拟的世界里,和数字技术相比,模拟技术才是最根本的。与数字技术相比,模拟技术更容易去实现与众不同,更加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和数字相比,模拟的世界,人和人的相互关联更深。


03

非认知技能:重新被重视的成功基础

以前讲到孩子教育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脑的智能发育,看他的IQ有多少,学会了多少知识,背了多少单词。但是现在我们认为非认知性的技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为重要。最近出的一本书《Grit》中讲,对小孩子、对人而言,最重要就是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这本书研究了很多小孩子获得成功的案例,在一些经历中分析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发现和掌握多少知识相比,自我管理的能力、感恩之心和好奇心对人的未来成长是更重要的。


这些理念在中国古代作品中阐述过,中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只是后来大家就更加追求脑的发育、学习的能力。现在又把这些非认知性的技能和身体成长重新重视起来。


04

SECI模型:组织知识创造理论的一般原理



SECI模型,就是讲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均衡。一开始我也介绍了隐性知识,从基于个人的一些主观的想法,和大家进行分享产生共鸣;之后把它用语言进行表述,归纳成概念,让它表象化;然后再总结成理论,总结出模型,把它变成故事,这就属于联结化的过程;接下来再把它付诸实践,通过具体实践过程开发出新的商品,把它变成商务的模型,这就是知识螺旋的过程。


在这个知识螺旋中的Group你可以把它想成一个Team,一个小的团队,团队在大了之后,就是组织,再大就是一个社区,是一个不断的规模拓展。最初的隐性知识是出于个人的主观意见,在几个人之间产生共鸣之后,就会在团队里产生一个共鸣,然后再把它放大到组织里边产生共鸣,再把它放大到社区里产生共鸣。所以这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知识单位不断的在放大,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


大家都把这个过程认为是出自迈克尔·达米特归纳的哲学理论,其实不然,这种思想我们东亚也有,如毛泽东辩证法里面提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是速度,一定要非常迅速的来实现这个每一个步骤。



野中郁次郎

日本国立一桥大学教授

“知识创造理论之父”

“知识管理的拓荒者”

著有《知识创造公司》、《知识创造经营》、《知识创造方法论》、《知识创造实践论》、《知力经营》、《创新的本质》等80多部专著。被日本政府授予“紫绶勋章”、美国管理科学院选为名誉会员;曾荣获美国管理科学院国际管理学奖、《华尔街杂志》“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

上一篇:精彩撷英:产业互联网创新领袖计划 ∣ 建设产业互联网的支撑平台
下一篇:三诺生物:中国血糖仪专家的流程化提升
联系我们
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