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碳视野 | 盘点2024两会“双碳”提案:为应对碳关税壁垒,需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相关体系建设

AMT观点
2024-03-12 10:01:40

引领绿色转型,共筑低碳未来!AMT企源碳管理团队深入解读碳领域政策、概念及标准,分享实践经验,助力产业绿色发展。我们启动“碳视野、碳课堂、碳实践”三大专栏,紧跟碳行业政策动态,以“科普+实践分享”为核心,发布连载文章,为大家带来全面的碳管理知识与经验。

20243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碳”成了备受瞩目的热点。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使“双碳”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回顾2023年,随着欧盟碳关税、新电池法案的提出,我国大型企业逐步受到来自欧美客户的绿色出口压力。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家多部委释放了一系列让人目不暇接的双碳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一些去年新出现的情势,人大代表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本文汇总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0位两会代表的双碳相关提案,将按照行业类别从应对国际碳关税壁垒、加速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碳相关体系规划以及扩大碳交易市场四个方面解读今年的两会。

一、 应对国际碳关税壁垒

要冲破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国家必须首先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对此,以新能源、家电为代表的绿色出口行业人大代表们纷纷提出了政策对低碳发展的重要性。

(一)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提出:建立供应链碳足迹数据披露规则

建立核心出口产品清单、建立供应链碳足迹数据披露规则、建立高质量本土化LCA碳足迹数据库。

(二)全国人大代表薛济萍:对措并举应对欧盟碳关税

与欧盟保持碳关税沟通协商;鼓励构建绿色供应链;提高国内咨询机构国际认可度;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提议: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及碳足迹测算

将动力电池产品纳入我国20255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名录;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际互认,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四)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加快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

加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际衔接与互认;支持打造绿色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链内协同联通;探索建立绿色电力全国交易机制,促进链主企业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

(五)健全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建立统一规范的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为企业及相关机构科学核算家电产品碳足迹提供指导;完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制度,加快推进碳标签、减碳标识在家电等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

(六)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加大对核心出口产品供应链碳减排政策支持

加大对核心出口产品供应链碳减排政策支持,以及加强重大工程建设低碳化、绿色化示范引领;建立核心出口产品清单、供应链碳足迹数据披露规则,以及高质量本土化LCA数据库;因地制宜构建新能源电力能源供给体系。

二、 加速绿色产业发展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同时兼顾实现“双碳”目标与持续健康发展存在一定现实困难,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仍面临前期投入高、技术支撑不足、政策撬动效应不够等一系列挑战。绿色低碳发展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先决条件,龙头必须夯实产业基底,合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完善绿色产业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标准”是钢铁行业代表的核心关注点;在“双碳”目标引导下以光伏、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降本增效”方面,传统能源煤炭行业代表更强调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建议推进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进一步明确核能的绿色低碳属性,将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率先向核电电力用户颁发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向核能发电企业颁发绿色电力证书,为核电提供绿色低碳属性的权威证明。同时,要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核能作为低碳能源消费的国际互认,帮助出口企业树立绿色形象以及应对碳关税提供支撑。

(二)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建议:全面落实双碳战略,统筹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和深化碳核算体系研究,实现钢铁行业碳足迹真实减碳;完善钢铁行业双碳鼓励政策,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大差别化电价政策力度,鼓励短流程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企业使用和建设绿电的政策支持;积极倡导绿色运输,构建氢能产业链与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完善双碳领域人才培养机制。

(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打造低成本绿氢供应体

通过电价优惠,以及鼓励光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等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行业监管部门尽快制定氢能产业碳排放行业基准,将绿氢的减排量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中,以推动其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应统筹建立氢能发展组织协调机制与跨部门联席机制,及时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重大问题。

(四)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加强农村光伏市场质量监察

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农村光伏发电项目组件和逆变器等关键物料选用标准,大力推广发电效率高、可靠性高、外形美观、符合建筑美学、具有防积灰功能的组件产品。开展重点项目示范工程,促进农村光伏高质量发展;制定农村光伏建筑规划标准、加强农村光伏市场质量监察。相关部门根据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制定农村光伏与建筑结合的规划标准。

(五)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王冬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分布式光伏发展

完善光电基础数据建设,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的商业化运作;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金融机构应与政府部门及各类企业共同建立融资平台,为光伏项目提供快速融资通道;实现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应推出年限、额度、利率更加符合粤港澳大湾区特点的“光伏贷”产品。

(六)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提升炼焦煤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把钢铁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加强炼焦煤资源保护,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炼焦煤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参与炼焦煤资源全球治理,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七)全国人大代表袁亮:促进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

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增加后备煤炭资源储量,保障煤炭资源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持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建设;强化政策保障。

(八)设立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中心 推动钢铁业低碳绿色转型

设立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政策引导、鼓励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

三、完善碳相关体系规划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双碳”目标下,规划建设体系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必然选择。健全完善绿色市场机制、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是多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案的主要方向。

(一)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加快推进全国性碳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制定全国碳市场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功能平台体系;加大碳金融培育支持力度;加快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

(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 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完善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立转型金融政策框架;

(三)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武汉琦: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加大绿电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与需求侧用户连接起来,有效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扩大和绿色发展。

(四)全国政协委员王志良:加快建立健全绿电抵扣碳排放机制

加快出台绿电抵扣碳排放政策;加快发布将绿电交易对应电量排除的电网排放因子;针对此问题研究成立专题联合工作小组,引入该领域外部权威专家。

(五)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建立统一碳足迹管理体系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一是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二是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三是建议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四是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四、扩大碳交易市场

绿色发展要依靠市场手段、自愿机制和开放的系统。两会强调“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关于明确碳排放权金融属性,推动碳金融稳健发展

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驱动力度;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驱动力度;加快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储能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二)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范围

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覆盖范围,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交易;建议结合全国碳市场的需求,尽快增加CCER方法学的发布数量;建议设立国家级碳普惠管理和交易平台。

(三)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山西省委会主委李俊林:建议立足国内先进技术编制CCER方法学

高度重视中国特色CCER方法学的研究;加快改革现有方法学申报评审的管理机制;研究服务于中国双碳目标导向的CCER理论基石。

行业代表们的提案反映了中国在推进各行各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推进和实现双碳目标,既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又要有急不得的责任感。各个行业、企业代表应从自身出发,向科学要方法,向技术要支撑,向未来要方向,立足国情,稳中求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但笔者坚信,只要从现在做起,抓住变革机遇,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未来产业的抢先布局,都要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就一定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贸易竞争中抢得先机。



上一篇:《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产品登记规范》更新发布 2024政府工作任务出台| 产业互联网观察第169期
下一篇:《流程思维》
联系我们
使用手机微信扫码登录